电力行业政策
2月26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电力需求响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其中:
(一)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最终补 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
(二)实时型(可中断)削峰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 最终补偿标准由周前市场竞价形成。
(三)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最终补 偿标准由当次市场竞价形成。实时型填谷响应补偿按调控时长确定上下限,最终补 偿标准由周前市场竞价形成。
(四)电力用户或虚拟电厂参与实时型(可中断)削峰响应申报并出清的,按出清容量享受备用容量补偿(一周内参与多种 时段响应场景申报并出清的,按周最大出清容量进行补偿;一月 内多个周均参与实时型(可中断)削峰响应并出清的,按每周最大出清容量累加进行补偿),补偿标准为 1 元/千瓦/月。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度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函,其中提到,完成全省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2025年投产机组)碳计量监测装置安装、子站建设和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级碳计量平台)数据接入,完善省级碳计量平台碳计量审查等应用功能。提升计量精度,开展火电机组碳计量监测精度提升技术研究及火电机组碳计量不确定评定,力争火电机组碳计量精度再上新台阶。
开展碳计量审查,建立火电行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机制,规范火电企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流程。挖掘数据价值,开展碳数据在电碳因子库构建、电力低碳调度及碳减排效果评估等场景应用研究,赋能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新能源政策
1、江苏:拓宽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推动海上光伏规模化、立体式开发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海上风电建设,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和老旧风机改造升级。拓宽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推动海上光伏规模化、立体式开发。稳步推进核能供热,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加快布局一批可持续燃料项目,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实施“绿电进江苏”“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三大工程。到2030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到25%左右。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1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
3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
根据文件,此次开发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共计175个,合计规模约14.49GW。其中,光伏项目共计143个,合计规模12.03GW,风电项目32个,合计规模2.455GW。
经梳理,此次公布的清单中项目分布于15个地级市,其中,保山市项目规模最大,超过2GW;临沧市、普洱市、大理州、楚雄州、丽江市规模均在1GW以上。
3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到,聚焦“风光热储氢网”新能源装备制造,招引大兆瓦发电机、变流器、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项目,拓展中西亚市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2025年底,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到2030年底,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3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瓯海区制造业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侧储能项目财政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的通知》。
温州市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拟组织区制造业企业并网投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展财政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用户侧储能项目根据项目建成并网验收后的发(放)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8元补贴,连补两年。申报时间为3月3日08:30-3月22日18:00,逾期未申报的视为放弃。
6、江西: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BIPV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
2月27日,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定南县为重点,抢抓能源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太阳能、氢能等领域。
太阳能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光储充等新型太阳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在电力、交通、农业等重要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2月26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对广东阳江工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阳春产业园区、阳江阳西产业园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力争光伏覆盖率到2030年不低于50%。
新规划建设的各类园区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力争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到2025年达到50%、2030年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园区外具有开发条件的各类工商企业利用屋顶及周边已批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2月28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开展储能项目库梳理调整工作,梳理对2023年已入库新型储能项目两年内未开工和2024年已入库新型储能项目未按承诺开工的项目。
对于无法提供相关资料的项目,将视为在规定期限内未开工的项目进行处置。
将项目实施条件成熟、前期进展较快、企业投资意愿强、入库后能按序时进度建成并网的新型储能项目形成清单,上报省能源局调整入库。
2月27日,河南许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许昌市配电网建设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传达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工作座谈会议精神,部署许昌市配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发改委、国网许昌供电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交流。
会议指出,一要高度重视,摸清需求。按照国家、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聚焦许昌市配电网发展“四个一批”,结合开发区、产业园区、增量配电、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充电桩等发展实际情况全方位统筹考虑,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配电网发展需求,争取更多的配电网项目纳入省实施方案。
二要加强宣传,积极谋划。加大配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配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对许昌市能源“促消纳、调结构、保安全、降电价、扩投资”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开展不同场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谋划,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三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分解任务目标要求,持续推进配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纳入省方案,发改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供电部门做好电力接入等服务工作,坚持同心同向、协同发力,加强沟通衔接,及时解决问题,促进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为许昌“两融五城四跃升”发展注入新动能。
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
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原料用能和能耗单列项目用能)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800万千瓦。科学布局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到2025年底、2030年底全省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分别不少于988万千瓦、2400万千瓦。
3月6日,河南省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光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公告。
公告表示,为预防和治理安阳县光伏项目公司虚假申报、不正当竞争、恶意抢占容量和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县光伏市场秩序,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光伏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12、江苏: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建设1个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园区
江苏省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稳步推进光伏建设。
深化火电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探索生物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应用,促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持续下降。
有序开展分散式风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加快布局一批可持续燃料项目,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实施“绿电进镇江”“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三大工程。
电力市场政策
1、山东:政策调整2025年3月20省市峰谷电价超0.6元/kWh
近日,全国各地2025年3月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共有20省市最大峰谷电价差超过了0.6元/kWh,其中电价差较大的区域分别为广东的1.2843元/kWh,其次上海、湖南、四川都超过1元/kWh,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区域贵州、海南已经进入了前列。
2月25日,上海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杨浦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5-2030年)(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美丽杨浦目标基本实现。
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用户等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推进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及V2G技术发展示范。
在《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当下,电力市场生态或将迎来重构!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迎来最新进展:蒙西转入正式运行,成为中国第5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辽宁省、河北南网在3月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黑龙江省3月启动整月结算试运行;吉林省自3月起逐月开展从日到多日的多轮次短周期结算试运行;重庆市也将在3月11日启动连续调电试运行!蒙东也于近期开展首次结算试运行。此外,浙江省、陕西省电力现货市场也有了新进展。
近日,山西临汾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汾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积极拓展段村“交直柔性互联”模式,实施村级智能微电网工程,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结合清洁取暖和新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支持城区商业区、工业园区开展分布式发电、负荷、电动汽车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推动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等资源参与市场化交易,到2025年,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3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实施数据中心整合改造提升工程,探索绿电直供、数电联营等新模式,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值)低于1.35。
3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
报告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兴仁屯脚坪寨风电场、晴隆县光照猫猫井光伏电站、望谟县蔗香光伏电站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达到1800万千瓦,发电量450亿千瓦时。
持续深化电价改革,贯彻落实省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峰谷分时等政策,推进地方电网电价改革。
3月6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继续做好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有关工作的补充通知。
文件提出,优化二级限价机制。2025年第一季度的二级限价触发值调整为2024年11月统调燃煤电厂电煤到厂均价上浮5%形成的煤电月度联动交易价格,与根据实际运行量价结构(非现货模式下)对应的结算均价(其中煤电非现货模式价格取年度市场参考价),二者取小值。
优化非统调煤电结算机制,当非统调煤电月度结算均价(含容量电费、不含中长期合约差价电费)超过燃煤基准价上浮20%时,超出部分予以回收,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享。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dlzc20250308.html